美荷楼:香港市中心性价比最高、文化保育做得最好的旅舍

在国际青年旅舍联盟2017年"Sustainable Tourism through Hostelling"("通过旅舍实践可持续旅游")的活动中,香港YHA美荷楼青年旅舍(以下简称"美荷楼")入选十月份的"明星项目",成为"目的地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主题下的出色代表。

香港YHA美荷楼青年旅舍

美荷楼.jpg

从提供住宿到保育文化,

美荷楼为社区发展打造良性互动的社会人文环境。


从文化导赏到文化活动,

美荷楼为所有来访者提供深度原真性的文化体验。


2014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

"全国人居经典方案竞赛建筑、规划双金奖"


2015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发的

"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荣誉奖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认为其对以下两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践和贡献表现突出:

未命名.jpg

美荷楼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小编来为你细细讲述。


美荷楼的昨天

640.webp (2).jpg

1953年,香港石硖尾发生火灾,近58000人丧失家园。政府为了安置居民兴建了徙置大厦,以此开创了为下层居民提供住所的公共屋邨制度。石硖尾徙置大厦因此也被称为"公屋鼻祖"见证了自1954年开始,香港公共房屋历史和政策及巿民居住环境的变化。

石硖尾徙置大厦代表香港公共房屋计划的开始,对香港的社会、民生、经济和教育发展具深远影响。它记录着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力争上游、贡献社会的经历,也见证着香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到国际大都市的历程。而独特的空间设计,亦塑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娱乐习惯,以至紧密的邻里关系,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640.webp (3).jpg

美荷楼正是首八座石硖尾徙置大厦之一,这座平面为H形的7层楼房,是当年老屋邨的代表,直到2006年一直用作公共房屋。里面的房屋均为120平方尺(约11平方米),没水没电,只在大楼中央有公共水龙头、厕所和浴室;两端的单位由长长的公共走廊(俗称冷巷)连接。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屋因不再适应市民的需求而逐步拆迁,香港特区政府为了保留和传承这段历史,将第41号楼保留下来,经过系列的整修变成为今天的美荷楼。如今美荷楼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


美荷楼的今天

640.webp.jpg

香港政府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于2008年2月推出共有7幢历史建筑的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当中包括1954年落成的美荷楼,旨在加强文物保育的工作及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

香港YHA青年旅舍协会凭借丰富的青年旅舍营运经验、扎根深水埗和石硖尾建立的紧密小区关系及与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连系,加上具备把旧建筑改建成青年旅舍的优势,最终脱颖而出获选为伙伴机构,投得美荷楼的活化及营运权,负责保育及发展美荷楼。

2013年10月,在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主持下,"香港YHA美荷楼青年旅舍"及"美荷楼生活馆"正式开幕。经过4年的时间,留下岁月斑驳痕迹的美荷楼竟摇身一变成了颜色鲜艳的橙色旅舍,更是集住宿、展览、文化交流与历史保育于一身,已然成为了香港深水埗区内的文化新地标。


YHA美荷楼青年旅舍


活化后的美荷楼保留H型外貌,外墙的"41"及"美荷楼"字样,以及50年代的混凝土窗花、走廊栏杆亦留下,只做修葺及刷上新油漆,力保原有特色。原有单位改建成旅舍房间,129个房间包括双人房、家庭房、八人床位房、主题房及伤健人士房。


作为国际旅游都市,香港每年吸引超过600万游客,但不少游客也都为在港的住宿而囊中羞涩,替自己的荷包"捏把冷汗"。香港无论酒店还是旅馆的住宿费用都相当不菲,市区内三星以上酒店动辄就过千港元且空间狭小,而一些旅馆虽然价格较为便宜,却鱼龙混杂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而美荷楼的房间,床位房300元港币不到,大床双床房700元港币不到(YHA青年旅舍会员入住有更多优惠)。宽敞明亮的房间、优良安全的环境、便利的市中心位置(距深水埗港铁站5分钟步程),再加上浓郁的历史氛围,如此高的性价比,让美荷楼广受海内外游客的好评。


充满怀旧色彩的冰室及士多

可供休憩的美荷楼地下花园

方便交流的后地堂及交流室

生机与趣味盎然的玩乐空间


作为与香港政府共同开发的项目,香港YHA青年旅舍协会以非营利及自负盈亏方式营运美荷楼项目,旅舍的利润用作该旅舍营运及发展用途,确保旅舍可以持续有效地经营。承担着文化保育责任的美荷楼青年旅舍,不仅仅限于住宿,更是希望推动社区对美荷楼,乃至整个香港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和传承。


美荷楼生活馆


美荷楼生活馆是第一间由香港YHA青年旅舍协会设立及管理的公屋博物馆,旨在通过对文物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及展览,展示1950年代起香港的社区发展、生活环境变化和人文面貌。


为了让访客在参观生活馆前,对YHA美荷楼青年旅舍有更多认识,美荷楼为访客提供导赏团,一日一团,费用全免。导赏员会为参加者介绍香港YHA青年旅舍协会在活化计划中的角色,及细述活化工程如何平衡保育和改建发展的细节。透过导赏,访客将认识美荷楼所标志的香港公共房屋发展史、早期徙置大厦居民的生活面貌、旧居民的人生经历和美荷楼的建筑特色等。

640.webp (4).jpg

生活馆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9:30-17:00

导赏团(粤语):每天14:30-15:15(休馆日除外)

导赏团(英语):隔星期日11:30-12:15

导赏团(国语):视乎个别要求而安排

需至少提前两天在香港YHA官网预约哦!


有人说,深水埗是香港历史的见证者,走进这里,也就走进了普通人日常的香港。作为九龙半岛西北一个典型香港旧区,这里没有琳琅满目的名牌商品,没有童话浪漫的主题乐园,却有着香港最早落成的公营房屋、香港最早期的私人大型屋苑、从兴盛走向沉寂的工业厂区。如果你想到香港放慢脚步,追寻历史的痕迹,不妨在美荷楼青年旅舍入住,参观美荷楼生活馆,聆听他们来讲述历史的声音,一定会是一场难忘的旅游经历。


美荷楼旧居民网络


你是否怀念随便蹿到别人家蹭吃喝的年少时光?

你是否记起昔日虽不富足但斗志满的激情岁月?

你是否想重温邻里间彼此的关照和浓浓的温情?


悠悠数十年,昔日的美荷楼街坊今已各散东西,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盛载着共同回忆。


" 

以前上班下班经过走廊,每次都会和隔离的阿婆打招呼!

——罗太(1980年代迁入美荷楼)


学生没钱交学费,学校又要准时上缴政府,很多时候学费都会由老师代交。

——王校长(1960年代石硖尾区小学校长)


隔壁有一家潮州人,门口经常有一煲粥,小时候肚子饿了便吃一口,他们从来不介意。

——徐女士(1950年代迁入美荷楼)


"


香港YHA青年旅舍协会建立起由166位来自美荷楼、石峡尾邨及深水埗区旧居民,以及对本土文化有兴趣人士组成的"美荷楼旧居民网络"通过重新联系昔日共渡寒暑的居民,保留他们的生活故事,重塑当年邻里互助和细腻人情的小区文化。不仅对这些居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其它地区的访客来说,也在他们心中点亮了一盏温暖的明灯,让人在高节奏的生活里找到慰藉。